四五年前買的車,主要有老雅閣、老別克、賽歐、羚羊、藍鳥、愛麗舍、寶來、吉利豪情、奇瑞風云等等。廠家的同型號車基本都已經換過代了(有的還已經換了兩代),很多車主都萌生了換新車的念頭。
那么換車如何選擇時機呢?換一輛什么樣的車比較好呢?
新車三年內不宜更換
在一般的正常情況下,換車需要注意幾個方面:
首先,必須根據汽車的市場價格,選擇一個較好的換車時機。據了解,一旦產生換車需求后,可適當對目前市場上的汽車價格作一個觀望。現在,整個汽車銷售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,有時甚至一款新車在上市后沒幾個月,就醞釀降價,以此刺激銷量。在新車價格普遍不穩(wěn)定,且跌價幅度較大的情況下,建議不選擇進行換車。而只有在車價比較穩(wěn)定的時候,可以考慮出手賣車,從經濟角度而言,這是比較“討巧”的做法。
其次,需要從使用年限上考慮換車的經濟性。一般而言,新車在使用了5到6年之后賣入二手車市場,可謂是最劃算的“買賣”。因為在前兩三年內,汽車在維修與保養(yǎng)上所花費的費用較低,維修成本幾乎不存在;3到5年之后,則可能有大筆的維修費用產生,各種零配件開始老化,并需要及時的更新。當然,3到5年也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,這是因人而異的?傊,選擇在大筆的維修費用產生之前將車賣掉,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。
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選擇在前3年就將車賣掉,從經濟角度而言,可以說是最不聰明的換車行為。因為前3年汽車的使用代價相對較低,以“汽車殘值率”作為標準衡量,則其打掉的折扣較多,不利于車主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。
使用強度決定換車時機
“使用年限與使用公里數是一個參考依據,但并不構成直接的參考因素!倍周囋u估師、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的何瑛老師認為,換車這一行為可能更多取決于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,以及本身對于汽車功能需求的變化等。
何瑛建議那些車輛使用強度比較大的車主,在確實存在換車需求時,不宜將換車時間拖得太久。因為從二手車估值角度來看,使用強度較大的車型會被賦予公務與營運性質,本身的評估價值偏低。
同時,對于那些車輛使用強度特別低的車主來說,何瑛則不建議其進行換車。
針對日系車、美系車、德系車各自的換車情況,何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。她認為,在某種程度上,各系列車的換車情況可能確實與其本身車型特征相關,但不可忽略的是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與此系列車的消費者消費心理有關。
“打個比方,以德系車為代表的歐系車較為中規(guī)中矩,相對而言,這一消費群體本身的消費心理更趨穩(wěn)定,這就造成換車的頻率不高;或者即使換車,同樣會忠誠于本身品牌的客戶行為的發(fā)生概率更大。而美系車本身品牌較多,從消費行為上分析,選擇美系車的消費群體本身的忠誠度不高,所以會出現美系車更換頻度較高,換車時品牌忠誠度較低等情況!
眾所周知,6年前的2001年,可以說是私家車大規(guī)模進入家庭的“元年”,而在2001年到2003年兩年間,家庭擁有私人用車的遞增比例呈現出加速度的增長態(tài)勢,這一增長直到2003年過后才有一定程度的緩和。截至目前,當年最先有車的那批消費者,第一輛車都開了4到5年,換車的需求在這一消費人群中逐漸體現。